.jpg)
田野環境修復行動輔仁篇 /
面對聚落創生這課題,「環境修復」的念頭已經醞釀許久, 我們希望新生向崩壞做學習,讀取與自然相處的語言!
-
我們先問「房子為什麼壞了?」為什麼屋頂破洞?為什麼四連棟只有這一間完全倒塌?為什麼紅磚牆傾斜?為什麼將近乎次森林底下的土壤沒有想像中的肥沃?
環境修復的第一步:環境觀察每個人的眼睛都會選擇自己想看到的,觀察組透過早上3個小時的觀察手繪…眼睛敏敏感度打開了!
環境修復之二-人工撿拾垃圾法我們常見環境整理是透過除草劑或怪手清運,對於土壤微生物帶來巨大的擾動與傷害,因此我們展開「採集行動」,採集組的任務是採集植物、採集垃圾、採集木料枯枝、採集廢棄磚石,除草不除根,彷彿一組探險考古隊深入長久累積的工程廢料與垃圾堆一層一層的過濾。
環境修復之三-植物教我們的事除草不是目的,所以必須邊做邊思考,每個人採集一株你發現的草或葉子,突然發現在一處被丟棄垃圾的基地中,有咸豐草、小花蔓澤蘭與禾本科3種優勢群落之外,有將近30多種的少數植物也同時存在呢!採集製作標本也不是目的,標本展示只是彰顯她一直存在的獨特姿態,並開始與植物建立一種無形的鏈結。
環境修復之四-備料的好習慣當備料的觀念在腦袋中產生,循環經濟的思維就開始影響你的生活了!
什麼是回收?什麼是垃圾?答案取決於我們擁有的創意能量與包容的態度。回收分類不是目的,而是透過垃圾分類我們思考環境中過多的資源浪費!備料形式不是目的,而是面對工程廢材(混泥土、廢磚、舊木料)與自然素材(土、木、竹、石)如何與環境揉合新的靈感與手感?
環境修復之五-一起勞動一起吃飯一起勞動一起吃飯,除了便當還有什麼更好的選擇?本來想叫外送自助餐,感謝田野青年已經獨當一面可用柴燒烹煮40人份的午餐!撿拾現場的樹枝木料、劈材、食材備料,透過低碳汽化爐控制火侯,並採摘環境中的血桐葉與緬梔花佈置盛夏綻放的餐桌美學~
環境修復之六-換身體思考用眼睛與網路思考世界的時代中,我們學習用勞動與身體感知環境。我們也很好奇?為什麼這麼累人的行動,嘉大景觀系與視藝系的孩子為何持續參與?為何輔仁中學的美術老師會帶著13位同學頂著整天日曬、被蚊蟲叮咬、打開驚喜垃圾包難聞的惡臭中精細的分類?為何萌喵館的羅哥和謝斑斑像風一樣的約定,突然降臨現場起身勞動,只淡淡地說「想來過來幫忙而已」~